025-87183621
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

蛋白酶体可通过切割宿主蛋白生成AMPs直接对抗细菌感染

发布时间:2025-10-18
浏览次数:543
作者:东极药物

研究背景蛋白酶体是细胞内负责降解泛素化蛋白质的关键复合体,传统认知集中于其维持蛋白质稳态的功能。然而,Goldberg等人的研究揭示了蛋白酶体在抗细菌天然免疫中的全新角色:通过切割宿主蛋白生成抗菌肽(Antimicr···


638852347057516611785.jpg


研究背景

蛋白酶体是细胞内负责降解泛素化蛋白质的关键复合体,传统认知集中于其维持蛋白质稳态的功能。然而,Goldberg等人的研究揭示了

蛋白酶体在抗细菌天然免疫中的全新角色:通过切割宿主蛋白生成抗菌肽(Antimicrobial Peptides, AMPs),直接参与宿主防御。这一

发现突破了蛋白酶体功能的传统边界,为理解天然免疫机制提供了新视角,并为开发新型抗生素(尤其是针对多重耐药菌)提供了潜在

策略。


研究内容

1. 蛋白酶体生成AMPs的假设验证:

生物信息学预测:通过模拟蛋白酶体切割位点,发现15%-27%的体液肽段与计算机预测的切割产物一致,其中1.2%的肽段具有AMP

特征(如带正电荷、可破坏细菌膜)。

功能实验验证:

蛋白酶体抑制剂:抑制蛋白酶体活性会增强细菌感染,提示其参与抗菌防御。

条件培养基分析:细菌感染后,细胞培养基中<10 kDa的肽段具有抗菌作用,且该作用可被蛋白酶K消除,证实活性成分为肽段。  


2. 蛋白酶体来源防御肽(PDDPs)的鉴定与应用:

质谱分析(MAPP):结合评分系统筛选出高评分肽段,合成后验证其对多种细菌(包括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)的抑制效果。

体内治疗潜力:PDDPs(如PPP1CB来源肽)在小鼠模型中显著缓解急性肺炎和菌血症,并可通过诱导降解标签系统增强抗菌效果。


3. 细菌感染触发PDDP生成的机制:

切割模式转变:感染后蛋白酶体从糜蛋白酶样活性转为胰蛋白酶样活性,倾向于生成带正电荷的AMPs。

PSME3的关键作用:感染后PSME3与蛋白酶体结合增强,调控β2亚基活性(负责胰蛋白酶样切割),且其抗菌功能部分独立于

NF-κB通路。


研究方法

1. 多组学整合分析:

计算机模拟切割:预测人类蛋白质组的蛋白酶体切割位点,评估生成肽段的AMP潜力。

质谱技术(MAPP):高通量鉴定感染后蛋白酶体切割产生的肽段,筛选候选PDDPs。


2. 功能实验验证:

体外抗菌测试:使用合成PDDPs评估对革兰氏阳性/阴性菌的抑制效果及膜渗透能力。

体内模型:通过小鼠急性肺炎和菌血症模型验证PDDPs的治疗效果。

基因调控实验:敲低PSME3或使用降解标签系统,研究其对PDDP生成及抗菌功能的影响。


3. 机制解析:

蛋白酶体活性分析:比较感染前后切割活性的变化,结合免疫共沉淀-质谱技术(IP-MS)鉴定PSME3的招募。


研究结果

1. PDDPs的广谱抗菌性:合成的PDDPs对包括多重耐药菌在内的多种病原体有效,且可通过膜渗透机制杀死胞内外细菌。

2. 感染诱导的蛋白酶体重编程:细菌感染通过招募PSME3改变蛋白酶体切割偏好,优先生成带正电荷的AMPs。

3. 治疗潜力验证:PDDPs在体内模型中显著降低细菌负荷,提示其作为新型抗生素的可行性。


创新性与价值

1. 科学创新:

功能拓展:shou次揭示蛋白酶体在天然免疫中的直接抗菌作用,突破了其“蛋白质垃圾桶"的传统角色。

机制突破:发现PSME3通过调控蛋白酶体切割模式生成AMPs,为天然免疫信号转导提供新机制。


2. 临床意义:

新型抗生素开发:PDDPs具有广谱抗菌活性,尤其对耐药菌有效,为应对抗生素耐药危机提供新策略。

治疗优化方向:通过化学修饰(如引入非天然氨基酸)提高PDDPs的稳定性,可增强其临床应用潜力。


3. 未来研究方向:

多细胞器协同:探索溶酶体等其他细胞器是否参与AMP生成,构建完整的宿主防御网络。

信号机制解析:阐明细菌感染如何触发PSME3招募至蛋白酶体的分子通路。

PDDPs工程化:优化肽段稳定性(如延长半衰期)并评估其体内安全性和药效动力学。


总结

本研究通过多学科交叉方法,系统揭示了蛋白酶体在抗细菌免疫中的新功能,不仅深化了对天然免疫机制的理解,还为开发基于

宿主防御肽的新型抗生素提供了理论依据。其创新性在于将蛋白酶体的蛋白质降解功能与免疫防御直接关联,为抗感染治疗开辟

了全新路径。未来研究需进一步解析调控机制并推动PDDPs的临床转化,以应对全球抗生素耐药性挑战。



文章出自:验外   想了解更多请关注:http://www.dj-cro.com/

上一篇:实验外包——免疫荧光IF实验流程详解

下一篇:没有了!
本文标签:

在线留言

Online message

姓名

电话

留言内容

联系我们

Contact us
南京东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
扫一扫关注
  • 地址:南京市六合区新港湾路166号协合智谷产业园16-3栋
  • 电话:139-1599-6230   025-87183621
  • 邮箱:sales@dj-cro.com
  • 网址:http://jieyang.dj-cro.com
Copyright © 2023 南京东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  • 公司联系方式
    QQ
  • 公司微博
    微博
  • 网站首页
    首页
  • 公司联系电话
    电话
  • 返回
    返回顶部